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浑圆正一
《拳禅一味》 师徒问答录(二)
时间:2021-12-28浏览:

  黄景文   陈泽民(南杰)  合著  《拳禅一味》

                      师徒问答录(二)



16、弟子问:伏虎桩是意想骑在老虎背上,与之搏斗吗?
师父答:不是。伏虎桩双脚呈大丁八步,沉身坐臀,膝部弯曲近于90度,体重前四后六。足含踩力,欲入地三尺。双手置于腹前,掌心相对,十指如掐虎颈。设想猛虎就在眼前,在掌下不停地爆发出前窜、后纵、左右挣扎的力量,但就是无法逃脱控制,透过双手,桩力之按、扑、拉、提等被“怒虎”不断激发,转换无序,体内运力如盘内滚珠,松紧瞬间数变。千万不能想着骑在老虎背上,那样就会造成下盘僵硬。
 
17、弟子问:独立桩有什么用?
师父答:练腿法。独立桩是有培养人体平衡能力的作用,但其主要练功目的是为腿法而设。其悬空之足蓄起蹬、挑、跺等力量,立地之腿力求稳固。上肢姿势谨守浑元桩有关要领,可左、右脚互换练习。
 
18、弟子问:养生桩、技击桩、增力桩通常怎样划分?
师父答:一般把两脚平行站立的近似于两腿直立的各项桩法养生桩,像平行步撑抱桩、平按桩等等,其它还有卧桩、坐桩、行桩也均归于养生桩;而技击桩是指练习者具有明确的技击含义,直接为技击目的服务的,比如矛盾桩、托宝贝桩之类;至于增力桩通常是为了增进身体各部位松紧力量而设立的,如撑按桩、降龙桩、伏虎桩等。
 
19、弟子问:同样是体验六面劲,应该从哪个桩法开始入手?
师父答:平行步撑抱桩,平行步撑抱桩是大成拳爱好者最常见的入门练法。其手位高低适中,两腿着力平均,比较适合初学者体认自己正前方的假想敌目标,与之产生前后、左右、上下的六面劲呼应。待练功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以上,再练习矛盾桩、托宝贝桩等其它桩法的六面劲,我的恩师和振威先生一直这样教导。
 
20、弟子问:浑元桩(矛盾桩)站至1小时方为入门,请问站至1小时后还用增加站桩时间吗?如果继续结合哪些练功项目了?
师父答:站至1小时功后还需要增加,有必要结合某种练功项目,制定目标的高低决定你下多大工夫,如果你的志向是想系统掌握大成拳,那么浑元桩(矛盾桩)站至1小时显然是不够的,要想获取强大的打击力量和抗打击能力,养生桩必须要站到两小时以上,矛盾桩、托宝贝桩等必须要站到一个半小时以上。另外,什么桩法配合什么试力是不同的,比方养生桩配合拨水试力、托宝贝桩配合钩锉试力等等,不一而足。
 
21、弟子问:丁八步技击桩是否需要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转换练?
师父答:两边都要练。一般来说,左脚在前的为左式,反之为右式。大成拳的各种技击的桩法均为左式、右式的转换练习,同时也包括各种试力、步法、拳法、推手等等均为如此,左式、右式的交换练习其目地就是要适应在实战对抗中,应对来自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各方面的威胁,练就我们能快速、灵活、准确给对手施以有效的打击。
 
22、弟子问:练站桩怎么解决肩酸的问题?
师父答:手位低一点加上意念诱导。如果方法不正确,仅仅咬牙坚持,时间长了身体僵硬的部位就会产生病变,造成肌肉劳损;此外,把手位放低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还需要加一些意念诱导,比方意感水中浮力,借水上漂木之意力,上托自己的双肘部位,只许意想,不许露形,这样自然就会减轻两肩的酸痛感。如果这些方法仍不能解决肩部酸疼感,就要检查自己双肘是不是45度对地面,是不是松肩坠肘。当然方法正确还要加上必要的毅力。
 
23、弟子问:练站桩怎么解决心理烦躁感?
师父答:毅力加方法。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练功信念,当天制定的练功计划决不放弃;其次,每天以当天心里难以忍受的时间为准,第二次练功时间一定要在上一次的忍耐基础上多站几秒或十几秒,每天多几秒,时间长了,总练功量就上去了;如果还不行,初学者不妨打开电视、听听音乐,转移一下注意力,也是一个办法。
 
24、弟子问:我站桩身体倒是挺舒服,怎么打拳感觉没长什么劲?
师父答:这种情况是站桩者一味放松造成的。周身各处偏于放松的站桩,思想上昏昏欲睡,或许能够解决某些健康方面的小问题,但是,从技击角度考虑是不可取的。对于站桩增力的正解是:身体不能单纯的放松,更不能偏重打沙袋或负重,除了在放松中求虚灵挺拔之外,还要做到梢节紧、根节固。站桩者两手(梢节)要适度撑紧,两脚(根节)要轻微抓地,暗含入地生根之意;此外,练习者还要有树敌意识,随时能够给来犯之敌予以沉重打击。这样练习者就能养生、增力双收获。
 
25、弟子问:我睡眠不好,站桩能治吗?
师父答:能。失眠状态通常是由于患者作息时间不规律,心里面经常急燥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要改善这种状况,站桩不失为最好的方法。要知道,练功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大脑皮层抑制作用的增强,练习者的大脑皮层的兴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加上思想上的高度入静,习者的心理和生理现象都能进入良性循环,不知不觉就会远离失眠多梦等亚健康病症,体味“春眠不觉晓”的滋味。如果方法正确、训练有恒的话,半个月就能见效。
 
26、弟子问:是不是大成拳站桩注重意念,就不需要看重姿势要求了?
师父答:不是。“意为形之君,形为意之舍”,拳家讲形、神、意、力、法,对于练功者来说,形体要求是第一位的。谱曰:悬顶、竖项、沉肩、撑肘、弯指、空胸、实腹、拔背、提肛、敛胯、纵膝、足心暗缩等。这一切皆可归于桩法,习者应在一定的练功时间里逐一自察。形不正则意不顺,练功就步入歧路去了。
 
27、弟子问:关于松紧,练站桩要避免什么?
师父答:应该避免松而致懈,紧而成僵。放松不单纯指躯体而言,更主要的是指精神上的放松。因为只有精神放松,才能更好地放松身体,从而更好地发挥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当然,这种放松不是越放松越好,以致于头项歪斜,前倾后仰,痿软松懈,这是错误的。其实松与紧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身体过度紧张为僵,过度松垮则懈,都不可取。应像大树一样自然挺拔、生机勃勃才对。
 
28、弟子问:对于慢性病患者,跑步好还是站桩好?
师父答:站桩好。以前有一个我的学生,因为学校功课很辛苦,加上对气候的不适应,身体常常处于疲惫状态,容易感冒生病,晚上失眠很严重。久而久之,心情也变得很低落抑郁。虽然每天去跑步锻炼,也不见身体转好。后来他从师练大成拳,数月后他就感觉到身体强壮了很多,精神也好了,记忆力增强,睡觉也香了。后来他还介绍他的同学一起练,效果都很好。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光是学生,很多社会上的劳动者、高级知识分子、商人等都有明显受益的体会。
 
29、弟子问:站桩的运动特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师父答:血液、细胞、呼吸之内动。站桩外形看上去好似不动,像大树一样,而内部却生生不已。练习者是在静的状态下,调整人体的呼吸,通畅血脉,改变骨质,温养肌肉细胞,疏通经络,使得全身的气血趋于平衡,并培养人的“浩然正气”,进而还能培养清逸大勇的气魄。
 
30、弟子问:能不能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养生桩?
师父答:能。第一是简便易学,老少皆宜。第二是习之有效,立竿见影。第三是不重意守,精神不拘限制。第四是不练蛮力,重精神意念。第五是增长功力,具备实战性。第六是有病祛病,无病强身,通过锻炼使得身体健强。
 
31、弟子问:练站桩是自然入静还是强制性入静?
师父答:自然入静。站桩过程中,学会用意念诱导全身自然入静,使之达到放松和入静的状态。或想着身处青山绿水,欣赏着周围的芳草香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静听着周围的风声,小鸟叫声。
或想着自己站立在草原之中,周围草色青青,炊烟缕缕,“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或想着正在浴于温水之内,十分舒适自在。
或者感觉有些微醉,正所谓“绵绵觉如醉,悠悠水中浴”,这是借助大自然的造化,真所谓自然入静。
 
32、弟子问:意念和疾病治疗有关系吗?
师父答:有。科学发现,意念分良性和恶性的。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什么样的良性意念就有着什么样的疾病疗效,当然这里指的是身体非器质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的病人,就可以意想自己站立在山间小溪中,清水从足面上轻轻淌过,清风徐来,凉爽宜人,心旷神怡,意念宜在身体的下部,不宜意想头顶上部。而像有颈椎病的朋友则可以意想着头顶被悬挂在树梢上,自身有种凌空悬起,向下感受身如半空中吊挂的感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可是也不能执着某种意念,最好在似有若无中细细体会。
 
33、弟子问:站桩时精神意念放到自身还是身外?
师父答:要放到自身与身外之间。意念放在自身属于执着,拳家说“执着己身一无是处”,故习者不应只想着自己体内感觉如何;意念放在身外也不行,那叫“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正确练法应该是一面静心体认自身内部的放松情况,另一面体认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呼应联系,确切地说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六面劲训练。站桩、试力、发力、推手及实战无不如此。
 
34、弟子问:别的拳派说站桩的目的无非是脚下有根,大成拳是否也是这样?
师父答:不是。许多拳派为了使脚下有跟,竭力下蹲,令膝盖屈成90度,实际上人只有两个支撑点,再怎么蹲也不能使脚下有根。比如弓步站立,有前后劲儿却无横劲儿,一拨就得动;马步站立,有横劲儿而无前后劲儿,一推即退(除非在受力前先把身体压过来)。蹲得越低,步法变化越慢,越求稳就越不稳。
站桩的首要目的,是静中求松,松中求整,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技击间架结构,看似这种间架近似于两脚直立,但越是看似不稳就越能在实战中变化求稳,相反相成,此变化之道也。由力整而进一步求得动静、虚实、松紧的变化。
有的大成拳习者,颇对近似于直立的站桩练法感到不解。其实建立在该基础上的的技击间架,两脚接近直立,越是看似不稳就越能在实战中靠步法变化求稳。换言之,站在高速行驶的公交车里,急刹车的时候,你是蹲下去以静求稳呢,还是近似于直立在行动中求稳好呢?
 
35、弟子问:练习站桩,有没有特殊的时间、场地等要求?
师父答:没有。一般人认为,武术是个神秘的东西,一定要在特定的时间像早上或什么时辰练最好,其实,从大成拳角度来说不是这样。练习站桩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需要特殊的场地,什么时间精神饱满都可以练,不论室内室外,只要地方平整通风就可以了,当然阳光温和、鸟语花香、视野开阔的环境是最适合练功了。
 
36、弟子问:近似于直立的站桩,对于增长功力有什么助益么?
师父答:两腿有意蹬直,小腿肚肌肉会紧张,过于弯曲则大腿伸肌会紧张,都不能使下肢得到有效放松,只有似直非直的练法,才能令下肢由脚腕到小腿骨到大腿骨再到骨盆,上下形成对接支撑,从而令大腿、小腿肌肉充分放松下来,渐渐产生下肢的热感、涨感、沉实感。反过来,着意于两腿弯曲,就不能产生这些练功感觉了。当然,大成拳自有各种增大下肢力量的大式桩,那要看习者的练功进境,适不适合练,则是另外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