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文 陈泽民(南杰)合著:《拳禅一味》
师徒问答录(一)
1、弟子问:在大成拳体系中,桩法是基础还是核心?
师父答:是核心。死桩易练,活桩难求,难就难在:桩有站、坐、卧、行等多种形式,不好把握。大而言之,大成拳所有功法无不是桩,如浑元桩乃微动之桩,试力、摩擦步乃大动、缓动之桩,发力乃速动之桩,推手、实作乃搏敌变化之桩。所以,大成拳各项功法的核心是桩法。
2、弟子问:站桩是怎么增力的?
师父答:松紧生力。因为从大成拳的观点来看,所谓站桩,就是习者在特定姿势和静止状态下,对体内环境进行诱导,利用意念激发等手段,集中催动于气血运行,而后极大限度地加强周身肌肉松紧度的独特功夫。就其脉络而言,是以神意激发为导、以气血运行为养、以肌肉松紧为用的静力性功法。
3、弟子问:站桩的养生机理是什么?
师父答:主要是氧血运动。血液对于人体各部犹如清水润泽庄稼一样重要。周身血脉好似田里纵横交错的沟沟渠渠,沟渠不塞则水流泽苗,血脉畅通则百病不生。而练习者呼吸深长又可以给体内提供充足的氧气,氧融于血,血滋养于身,可见“通则不痛,通则不痛”是站桩氧血运动的内在机理。
4、弟子问:什么是站桩的三窝放松?
师父答:三窝者,两肩窝和心窝。两肩窝特指人体左右锁骨上端肩位下陷之处,心窝特指人体任脉上的胃与肺相接的横隔肌之处。站桩时要特别注意这三个部位的放松。
5、弟子问:怎样做到三窝放松?
师父答:功时加意念诱导。肩窝发紧会引起整体力运行至该部位时发生阻塞,心窝发紧则“气滞而力板,意停而神断,全体皆非矣”。要改变这种状况,一要靠正确的站桩方法加上年月日的功时积累,二要靠合适的意念诱导,如设想身处齐胸深的温水之中,两个肘部分别被水上漂着的木板托住,利用水的温度和浮力,求得两肩窝和心窝的逐渐放松。
6、弟子问:作为技击者,练习站桩有什么用?
师父答:培养整体力量。因为站桩本身虽不能产生动力,但可以生“静力”。习者利用“头顶天,脚踩地,怀抱树,背靠山”的意念诱导,以脊椎的纵向争拉为主,腕顶背靠、悬顶坠臀、肩撑肘横……如此多种要领集于一身,在体内互为制约,相依相存,从而构成身体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力。其动态表现形式为,“力生于脚,通于背,达于手”。
7、弟子问:同一个平行步撑抱桩,如何区别养生与技击特性的不同?
师父答:意念上区别。因为着意于养的撑抱桩,松静安然,气度平和,面部表情非常轻松,脸上洋溢着笑意,懒懒地站在那里,不像站着倒像坐在无形的高椅子上,舒服地微靠椅背,是锻炼中休息、休息中锻炼的好方法。而着重于用的撑抱桩,桩形与养生桩大致相同,但表情已发生了变化,笑意收敛,神色凝重,目放冷电,由身上养时的全松(指不失桩形的全面放松)改为临敌状态的松紧相宜,懒散之态一扫而空,每根毛发皆似散发出斗志。
8、弟子问:试问站桩的动静所指?
师父答:所有的大成拳桩法,应该严格区分式与势的特点,功臻静中寓动。式,为桩的架子,客观存在的,属静;势,是桩的趋向,主观表达的,属动。静中寓动,才能使所练之功,不失为呆板,而成为一触即发的技击间架。人们都知道,短跑运动员在枪响前的预备状态:扶地、团身、弓腿、寂然蓄力。人尚在起跑线上,心却已飞至跑道上,你说他是静还是动?只能说此刻的静是为了随时起动的更快,此即式与势彼此影响的结果,站桩亦同此理。
9、弟子问:养生桩有没有锻炼层次?
师父答:有。形象地说,养生桩的锻炼层次犹如建筑房屋、清扫室内、主人入驻,术语依次称之为立式、放松、存意。
立式。习桩首先要重姿式调配,懂得何为合理,何为不合理。即使暂时姿式合理,但由于根基不固,不经意之间桩架也会走样,趋于不合理。因而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桩形准确,是入手习桩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放松。房子建好,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清扫室内垃圾了。姿式易学,拙力难去。大小各异分布于全身各处的僵劲即为“拉圾”。僵劲是人们长期劳作,局部用力不当带来的,局部肌肉过于用力必然有碍桩架合理的放松,因而放松就成为清扫体内僵劲的必要的手段。第三步是存意,形为意之舍,意为形之主。房子扫净,哪有主人不住进的道理。意念追求是养生桩健身却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几种存意就有几种练功情趣和几种疾病疗效,比如“敛神听微雨”和“身处鸟语花香之境”等等。
10、弟子问:练习站桩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师父答:梢节紧、中节松、根节固。练习站桩若分别注重外形、意念、放松,皆有失片面,应该结合这三方面,重点做到梢节紧根节固。按大成拳“大三节”概念来说,人的两手被称之为梢节,手腕、脚腕之间的身体部分为中节,两脚为根节。因此,站桩时两手应略微收紧,分撑内扣;中节部分应该在舒展挺拔之中尽量放松;而根节部分应如两脚内生入地生根之意。
梢节不紧,手着敌身时容易受伤;中节不松,力在体内传导会受阻;根节不固,则自身发力时重心难免不稳,未见其效,反受敌制。
11、弟子问:什么是含胸拔背?
师父答:“含胸拔背”即肋骨内涵,不凸出,脊骨平背,不陷入,两者互为因果。“含胸拔背”也叫空胸紧背,含胸,即胸略内收,以使脊背后靠,脊椎突起。胸内有虚空、包涵之意,拔背,即背部肌肉的对拔舒伸,两者互为依存。没有含胸则背肌难以舒长伸展,没有背肌的舒长伸展则无法打出力由脊发的科学发力。因而,在科学的发力技法中,含胸与拔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弟子问:为何要含胸拔背?
师父答:含胸拔背的功能之一就是明显增大习者的肺活量;功能之二是使发力者变成胸腹上虚下实、胸背前松后紧的“特殊共鸣箱”,以求最大程度地做到声力并发;含胸拔背的功能之三是使其机体成为主动发力的弓弩。没有经过含胸拔背的专门训练,发力者的背肌便无从张满,其脊椎也无从松开,因而就不能企及“蓄力如弓满,发力似放箭”的上乘境界。
13、弟子问:矛盾桩是不是只强调前臂如盾,后手如矛?
师父答:不是。矛盾桩主要求的是矛盾力,并非单指前臂与后手的矛盾关系。除此之外,两手之间、前后臂之间皆有上下、左右、前后的对应矛盾用力关系,至于前臂与后腿、后手与前腿也存在用力相反的矛盾关系,不是“前手举个盾牌,后边手持长矛”这个意念活动。
14、弟子问:托宝贝桩有什么用?
师父答:练六面劲。托宝贝桩取其形似托小孩的意思,故得其名。实际上,这是为了体认大成拳特有的六面劲,上托下按,左右分合,前顶后拉,是练习推手重要的接手间架。
15、弟子问:降龙桩有什么技击意义?
师父答:与其它桩法相比,降龙桩是唯一的重心前移、前后手反置的低位增力桩,别的桩法都是重心前三后七、同边手脚分前后的。因此降龙桩是一种反式桩,也叫拗步桩,侧重于前手护头,拧身后手向后打击,并且下肢吃力极大,身上拧裹力极强,属于增力桩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