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是由一代拳学大师王芗斋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所创立的。由于大成拳没有复杂的套路招式,以站桩、试力、走步等功法为主,入门比较快,在提高搏斗技术的同时又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因此深受广大武学爱好者的喜欢。
新中国成立后,王芗斋先生把大成拳的研究多用于养生治病,先生曾在中山公园、北京中医研究院、保定中医院教授养生桩用来治疗各种慢性病,效果显著。近几十年来以王玉芳、秘静克、于永年、王选杰等为代表的大成拳第二代弟子都在大成拳养生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珍清女士出生于中医世家,于1980年拜王选杰先生为师,深得选老真传,后又得到王玉芳与于永年先生的指点,在大成拳站桩养生和功力按摩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进年来,王珍清女士为发展大成拳的养生事业,亲身摸索、实践,通过大成拳的站桩与功力按摩使许多患者得到了康复,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病例资料,下面举几个较为经典的病例来说明大成拳的养生功效(以下患者均由王珍清老师亲自或指导弟子治疗,信息真实可靠,如有弄虚作假愿承担法律责任)
病例1(此患目前仍在治疗,情况较为详细):
陈某,男,41岁,南京人,出院诊断:1、脑出血造成右侧瘫痪 2、高血压。发病日起:2012年9月22日,脑出血量:25ml。
病状描述:1、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吞咽反射存在。能独立步行,重心偏上建侧,有下肢支撑相,短轻度膝过伸,摆动相屈髋屈膝不足,伴足内翻、下垂。坐位平衡2级,站位平衡3级。2、CT检查:左侧基底节区血肿(吸收期)。
接受按摩、站桩治疗日期:2013年10月15日,站桩名称:低位撑抱桩。
治疗前病症描述:1、颈椎6、7节,左侧肌肉有弹性,右侧相对较弱;2、腰椎、胸椎,后背脊僵硬;肩周炎,右侧坐骨粘连较重;3、患侧大转子突出对侧3-100px;4、左右肩不平衡,患侧五指卷握不能伸直,小臂屈伸阻力很大;5、患侧脚踝活动范围很小,仰卧患侧腿不能抬举,右小腿肚外侧筋粘连严重、患侧臀大肌萎缩。
接受治疗第一疗程变化:右手经按摩卷握变直,患者右臂能自行外撑。
第三疗程:患侧五指完全展开,变软。第四疗程:屁股按摩时亦能自行收缩,能紧起来;
第五疗程:做肘部弯曲时阻力明显变小、踝部能动起来、小腿部有气囊。
第六疗程:腿部扽筋稍能控制、腰部有气囊、后脑有涨痛感、练习开合试力。
第七疗程:腿部扽筋稍能控制、臀部在扽筋时能动、腰部出现气囊。
第八疗程:腰部气囊变小、风驰出现气冲现象、小腿肌肉逐渐恢复柔软、由原来的麻木变为疼痛,颈部右侧肌肉弹性在恢复,右脚前后活动范围变大。
第九疗程:脑部由风驰渗透到脑子里气冲现象、小腿外侧肌肉浮肿、右脚前后活动范围进一步变大、右小臂出现排病气条索。
第十疗程:脑部由风驰渗透到脑子里气冲现象扩大、小腿外侧肌肉浮肿变小、右脚前后活动范围进一步变大、右小臂出现排病气条索,腰部气囊变小,下传至左屁股、膝弯处。
第十一疗程:脑部由风驰渗透到脑子里气冲现象扩大,遍布这个大脑、小腿外侧肌肉浮肿变小、右脚前后活动范围进一步变大、右小臂排病气条索消失,腰部气囊变小,下传至左屁股、大腿下部、膝弯处。左小腿下部按摩疼痛。
第十八疗程:脑部由风驰渗透到脑子里气冲现象消失,小腿外侧肌肉浮肿消失,出现弹性,右脚前后活动范围与左脚(建侧)相比,活动范围差不多,腰部气囊消失,走路由原来患侧腿不能吃力,变得能承受自身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