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园地
4、吕洞宾讲的故事:大唐宗师唐玄奘
时间:2021-12-28浏览:

在这一片快乐氛围里,忽然又来了一个快乐的人物。只见他脸如满月,眼似天星,笑颜常展,活泼灿烂,手中一枚定海神针,却原来是已然成为斗战胜佛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啊。呵呵,时日不同,已然不是当年的模样。
大圣既来,众皆恭敬。大圣亦遥向弥勒童子佛作礼,复说道:
“适才我在南极仙翁那里,听得这里热闹,也就过来凑个分子。各位大仙皆赞言弥勒小佛之伟烈,可知道他也曾做过俺的师傅么?有哪位仙官知道,且说来听听”。                
此时,只听得光灿灿的净虚空中,天音轻唱: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那边斜负宝剑的吕洞宾大仙即侧身上前道:“好,那就由我来说说弥勒小佛的另一桩前事!”
众仙皆默然欣闻。只听吕仙说道:
“斗转星移,傅大士之前两三百年光景,就是唐朝世界。
在神州国河南偃师地方有一个世代宦官的陈姓家族,其曾祖陈山是北魏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是北齐国子博士,礼部侍郎。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一生不做官,很为当时人所景仰。
陈惠此前已有三子,此时新诞生了一个男婴,故排行第四,起名陈袆。陈氏家族世居中原,是儒佛兼崇的书香门第。
陈袆的二兄陈素早年就已出家,为当时洛阳著名的长捷法师。陈袆年幼即熏陶于这崇尚道德的家庭氛围,家人之间从没有闲谈功利、财货贸易等习惯。
陈袆从小就聪明老实,温文而雅,学习勤奋。具有高尚的德性,只读圣贤书,只学圣贤豪杰的气度。虽然年幼,却已显露出清朗俊美的仪表,光明磊落的情怀。            
十岁的时候,他的爸爸过世了,他就跟随着二哥长捷法师来到了大城洛阳,住在净土寺,还常常听经。
一十三岁时,他已经身高七尺,皮肤粉白色,眉目清疏明朗,端庄靓丽,秀美犹如画中神仙。不久,隋炀帝派大理聊郑善果到洛阳,主持度僧的考试。年纪尚未合格的陈袆,破格从数千人中,被录取为二十七名出家沙弥之一,从此他法名“玄奘”,开始了更加勤奋的修学。后面几年,他还去了四川、湖北等地参访、学习。最终在京师长安被常、辩两位大师,赞为佛门“千里驹”。因此学徒侧目,誉满京都。
玄奘在佛学上的造诣愈来愈深,可疑问也越来越多。这时有一位中印度学者智光法师来到长安,他是印度佛学权威学者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学生。他的到来,令玄奘立志“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唐太宗贞观三年,他私自告别长安,踏上了西行取经的艰难险阻的征途。
       西行过程中,面临艰险无数。
因为太宗皇帝不允许他离开,所以是私自出关,没有关牒,他就只有偷偷走。有一天,他一连偷偷翻越了关外五座烽火台,遇上了大风沙,天黑就在一个沙沟里歇息,他把水袋拿出来倒水喝,可因为水袋太重,有因为长行乏力,一不小心,水袋落地,自己只喝了一口,其余倒个精光。沙漠中水就是生命,宁可无粮,万不可缺水,怎么办呢?
三更以后,玄奘继续往西走,却辨不清方向,只有凭西北星月为标,摸索前进。次日午后,他口渴腹饥,所带的干粮也无法下咽。
这样一连四昼夜,人马俱乏,再也不能前进了,就倒卧在沙地上,奄奄一息,气将断绝。
到了第五夜,一阵凉风吹醒了他,马也重新抖擞精神站了起来,玄奘便上马勉强西行,走了约20多里,又不支倒地了。迷迷糊糊中,他看见一个猴子一样的巨神(孙悟空所变),勉励他振作精神继续前进,不可以卧而待毙。
于是勉强支再撑起来,爬上马背。刚跨上去,马就朝别的路一路奔去,玄奘也没有力气挽住,只有任它而行。约一刻钟工夫,就看到前面一个有水沼泽,池水清泠澄澈,人马都如见了救命菩萨一般,伏下去狂饮个饱。池子边上青草漫漫,马饮了水,饱食青草。玄奘也澡浴了一番,把干粮和水吃了个痛快,休息了一天一夜,精神才复原。他就盛了水,割了些马草继续前进。
而在大漠流沙之中,他曾遇见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恶鬼,绕在他的前后,但都在他的诵经声中,闻声而没。有一次遇到群贼,险些被杀,因为他一心观想弥勒天宫而免于一劫。
在一个雪山荒漠中,他偶然遇到一名外国猎人,名叫石磐陀。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做他的弟子,跟随师父前往。但经过十多天的日夜兼程之苦,他感到前途艰险,九死一生,顿时失去去信心,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
一天玄奘正在打坐,石磐陀抽出钢刀,向他逼近。看到石磐陀目露凶光,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时不论是严厉斥责,还是讨命求饶,都无济于事。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佯装闭目不视。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
   直到此时,玄奘才开口说道:“石磐陀,你为何还不走?我没有你这样的弟子,你快回家去和妻儿团聚吧。”
    在他的责难下,石磐陀终于惭愧而去。
总之中间九死一生,千辛万苦,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印度神国。往返共居停了十九年,旅程五万余里,所经所闻一百三十八个国度。
一路上历尽艰险,遇到坏人无数,把都没能把大师吓倒,他还一边行路,边向有缘人说法、救度,从不把个人的安危放在心上啊。
最后,他终于安然到达了印度神国。此时印度最大的国王名叫戒日王。经过又一番勤学,玄奘在这里也名声大震。
      不久,戒日王就在曲女城专门为大师举办了一个极大的法会,命令五印度的僧人、婆罗门及外道等,都来聆听大师说法,并通告曲女城的人民,也一起来瞻仰神州大师的说法。  
于是,五印度的十八个国王,都相继来到曲女城,各地僧众三千多人,那烂陀寺和尚一千多人,四方婆罗门、外道子等二千多人,真是空前盛会,而十八国王所带来的随行人马更是充塞了曲女城郊数十里,人马沸腾。
戒日王先在曲女城,特为这个大会,造了两个大殿,各可以容纳一千多人,里面安置了佛像,行香花的供养。会所距离王宫有四、五里,那天铸了一个金像,从宫中出来,负在大象上面。戒日王自己装扮成为天上帝释的形象,手执白拂,拘摩王装扮成梵天王的样子,手执宝盖,二人都侍奉在大象的左右。玄奘大师就骑了一头大象跟在二王的后面,他后面还有三百头大象,坐满了朱王、大臣跟随。
到了会场后,二王就请玄奘大师登上大法宝座。他先举了一个辩论的主旨,然后请大众来征难、议论。
论题就挂于大会门外,一连十八天,没有人能把玄奘大师驳难。戒日王就高兴地赞叹不已。他叫侍臣装饰了一头大象,请玄奘大师乘坐,由重臣陪同保卫,到人群中巡行,接受庆贺。大师谦让不就,戒日王说∶“这是印度的风习,不好违背。”大师只能骑到象背上,到人群中去了。於是大家捧著玄奘的袈裟,到处高唱:“神州大师辩论获胜,十八天来无能敌者。”人民大众在欢喜庆贺之余,并为玄奘大师送上一个美号:“摩诃支那提婆”,就是大乘天王的意思;也有人尊号大师为“木叉提婆”,就是解脱天王的意思。
数年以后,大师在印度神国的各种事业都已完成,就准备回国,国王民众竭力挽留,仍不改其志。无奈只有安排人力、物品送他回国,沿途相送、慰留、哭泣的民众无数。哀哀之情,悲彻肺腑。人间别离,其痛割心!只因大家知道大师从此一去,今生不会再回来,从此一别,即是永诀!(记到这里,南杰也眼中蕴泪了哦)。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在阔别故国十九年之后,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回来,到了京长安的西郊。道俗竞相欢迎的有几十万,情绪之热烈,简直喧天动地,欣喜若狂!大师不停答谢礼迎,应接不暇。
本来想将进入都城,可是人潮蜂涌,前进不了。无奈,只有停驻在城外别馆,通宵派人守卫,以便大师可以在辛苦旅途之后稍事休息。候备他到来人员也因此被阻断,停驻在了路边。
从长安之西,南到朱雀门街之都亭驿,有二十多里路,民众夹道欢迎礼谒的人,不但无法行走,连转身的空隙也没有了!一路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可就是前进不得,真可谓空前之殊荣。玄奘大师又把带回来的经像送去弘福寺,众多僧众竞相陈列幡幢彩帐,更加辉煌庄严。
这时更有无比吉瑞的七色祥云出现于太阳的北侧,团圆如盖,红白相映,显发出无尽的璀璨光轮。这种神奇的云光,从中午至晚上,直到佛经佛像送进了弘福寺,瑞轮才逐渐隐去。京都的所有民众,一连五天,歇业庆祝,对大师倾仰之高,千古罕见。
返回长安之后,玄奘大师又花了十九年时间,呕心沥血带领弟子翻译出了佛经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多万文言。他还口述了《大唐西域记》,记录了其间的历程,成为一部不朽的名著。他还造了俱胝菩萨画像和弥勒像各一千帧。又塑了众多的菩萨像、罗汉像、诸天神仙像,抄写经书书一千部,供养修行的善人数万人,点灯千万,救赎、放舍动物不计其数——这所有的善事功德,大师最后都把它们回向了兜率天宫。
期间大师还收了众多的弟子,尤其是僧肇法师更是开创了后来的大慈恩唯识宗。
    多年后,玄奘大师在外地译完了《大般若经》,非常高兴,合掌欣喜地对弟子们说:“此经和中华特别有缘,乃镇国之宝典,天上人间之至宝。我今年六十有五,已经剩年不多了啊!”
后来,当把此经请到嘉寿殿讲诵时,经书放光,天上飘洒下来无数灿烂天花,空中音乐雅鸣。
一天,玄觉法师梦到一个端严高大的宝塔,忽然崩倒。就惊醒了,急忙赶去告诉了大师,大师淡淡一笑说:“这不是你的事情,是我即将谢世的预兆啊。”
几天后,大师的脚上弄破了一点皮,因此生病。
第二天晚上,大师做了和玄觉一样的梦,并且还梦见许多鲜活可爱的白莲花。
第三天,有人看见有百千个形象雄伟的人,身穿锦衣,带来了种种珍贵美妙的物具,从大师卧房一直到后院山林之间,都有幢幡音乐在鸣响。
大师知道时间已经到了,就命嘉尚法师记录了他所译经论、标像,把这些功德,都回施一切众生,愿大家以后都能同生弥勒兜率天宫一起侍奉弥勒慈尊,发愿结束后,他就安然往生了。哎,我们无限慈爱的弥勒小佛,就又得暂别无比疼爱的红尘世界的苦难民众了啊!
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明慧,修行很好。一天晚上,他正在佛堂里面绕佛行脚。忽然看见北方有白虹四道,自北往南,直至慈恩寺塔院里,皎洁鲜明,心中且惊且喜。他想:
“释迦如来圆寂时,有白虹十道。今天有此天相,难道是大师要走了?”天亮后,他和大众说起此事。不久,大师圆寂的消息果然报达京师。
高宗皇帝听了,罢朝数日,他哀恸地说:“朕失去国宝矣!” 终日悲伤落泪,文武百官也都哀泣纷纷,悲哽流涕!
第二年四月十四日出葬,长安都城僧尼士庶,参加送殡的人多达百余万。京邑诸州,五百里内,都有前来送葬的。灵柩覆盖白幡,彩金帐舆,金棺银椁、沙罗树等,共有五百余车。
那天晚上,宿于葬所的民众就多达三万多人,这最哀荣最动人的场面,表明大家对于大师是如何恋恋不舍,犹如亲父啊。(记录至此,南杰眼又湿)
真是:
世界之玄,法幢巍巍。人天共钦,佛慈无量。慈济众生,普遍大悲!”
吕仙人一席话尽,听者天众中,也有垂泪者,大家都被大师的伟业所感动,亦更敬仰弥勒小佛的无限之慈爱了。
此时悟空佛说道:“大家莫忧,哪位上仙再来说说小佛别的故事,好让我再习学习学。”
他的话有趣,逗得大家都引颈四望,看看下一个谁来讲一个别的盛事呢。
 
(二00七年二月七日凌晨两点,南杰写于北京前门网吧)

                              ——节选自陈泽民(南杰)著 :《大同世界英雄传》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