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拳禅一味
陪师游杭学武记 3.望湖楼、断桥
时间:2021-12-28浏览:

                                        黄景文   陈泽民(南杰)合著:《拳禅一味》

                                                   陪师游杭学武记

                                                   3.望湖楼、断桥

 
第二天(4月24日)上午七点多,我陪着师父、师母早早地出发,去西湖游玩。因为师父、师母的时间有限,所以这一天的行程我安排得很紧凑。
我们乘坐地铁,从城北来到凤起路出站口,步行去西湖。
遥远就先望到了耸立着保俶塔的宝石山。我们顺着凤起路往西,到了环城西路折向南面,不多久,就走到了西湖泄水的小河,我让师父、师母看了看那湍急的水流,告诉师父:现在的西湖水,每天不断地从钱塘江里抽取清水,流入湖中,又从这里流走、泄掉,保持西湖水位的平衡。
再往前走,我告诉师父:在右前方,就是现在杭州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而在古代,这里一直是杭州最大、最有名的寺院之一——昭庆寺,一直到1949年建国后,才开辟为少年宫,但现在里面还有一座大殿保存着,虽然已经不是宗教场所,但依然宏伟庄严,引人注目。
我继续说道:
“我的恩师——永慈老法师曾经和我说:
‘西湖具有非常清净的能量和加持力,所以常常波平如镜。而任何人来到西湖边,浮躁、狂野的心就很容易平静下来。’
因为这个缘故,西湖边的昭庆寺、净慈寺在古代就曾经培养出许多高僧大德。现在昭庆寺被用做了青少年宫,也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栋梁之才,也有这个原因在!”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时间进去青少年宫里面参观。我们直接到到它的斜对面,迎面见到了最早由白居易所修建的水闸。
在古代,西湖一直是东海的一部分,是一个小海湾,一直到秦朝的时候,都是如此。传说宝石山上有一个小石峰,就叫“秦始皇缆船石”(后世在石上雕琢了一尊大佛,后毁于文革,目前仅剩一截残石)。传说当年秦始皇来浙江巡视、祭拜大禹陵的时候,在杭州停留,就曾把船系在这块石头上。
后来,泥沙淤积,大约在汉朝的时候,西湖成型,形成了一个瀉湖,也就是原始的西湖。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钱塘县(今杭州),所以人称“钱塘湖”,一直延续到白居易所在的唐朝,都用的是此名。白居易有一首有名的诗,就叫做《钱塘湖春行》,非常地优美,是吟咏西湖的名篇。
当年白居易来杭州做官的时候,西湖已经被淤泥所阻塞,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草、芦苇。已经无法继续作为水利设施来灌溉周围的万亩良田了。
白居易急百姓之所急,就调动财力、物力,发动人力,为西湖清淤。大伙儿热火朝天地干了好多个月,才把西湖里的淤泥清理出来。白居易就用淤泥筑起了一道堤。从此,西湖水不但可以灌溉农田,还可以给城里的居民提供饮用水,大大地改善了民生,功德无量。
可惜白居易当年修建的湖堤,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杭州人民为了纪念他老人家的恩德,把湖里面的那条连接断桥和孤山的白沙堤,改名为了“白堤”,让老人家永垂青史!
我陪着师父、师母观看了那水闸和上面的亭子,告诉师父:西湖的美,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西湖的水很满,水面离岸只有一尺左右的距离,甚至有的地方,弯腰就可以掬到那碧绿的湖水,所以让人产生“水平如镜、波光粼粼”的感受,非常美好!
我告诉师父:
当年,我的恩师之一、世界著名高僧、四川喇荣五明佛学院院长、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法王来杭州游玩的时候,曾经由弟子们陪同来游赏西湖。他惊叹说道:“这里是真正的香巴拉净土(佛国),西湖的上空有贤劫千佛安住着,加持着这个世界!”
多年前,青海的一位年轻活佛——智华活佛(现在内蒙古)来到杭州,住在我家里。他曾经在西湖边和我说:
‘杭州就是一个圣地,西湖就是一个宝地。你看,这西湖上的山一座一座,不仅多,而且都姿态优美,是天然的西藏吉祥八宝的样子,都是吉祥八宝山,特别有福气。
西湖水浅,下面没有龙宫,但还是有许多龙,他们都来自西湖群山之中,常常在西湖里嬉戏、游玩,这一切,太神奇、太美好了!这里真是世界级的好风水!’”
我们继续往前,向着断桥的方向走,看到湖岸上高大的垂柳,柳丝依依,月季花盛开;湖中游船点点,三面云山一面城,优美至极。我便在这里向师父、师母吟了一首多年前自己在这里写的诗——《西湖绝句》:
花清三月好凭栏,碧水无边过客船。
玉树娇莺啼不见,春风忽破柳丝帘。
 
继续往前走,我问自幼喜欢文学的师父,记不记得苏轼苏东坡的一首诗《望湖楼醉书》。
师父说有印象,但记不确切了。
我便背给师父听: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我见师父、师母听了很高兴,就用手一指马路对面一幢古式的小楼,告诉师父说:“师父您看,这就是望湖楼,是当年苏东坡最喜欢的地方!”
师父、师母都非常惊喜,纷纷拍照留念。
我告诉师父:
苏东坡当年的古楼,当然已经因为年代久远而不存在了。现在的望湖楼,是近代重建的,就在少年宫(古昭庆寺)的西侧。目前不是景点,而是一座茶楼。尤其是坐在二楼上,一边眺望西湖美景,一边喝龙井茶、吃杭州的小点心,那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可惜今天时间紧,来不及这样子消遣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突然开阔起来,原来是断桥到了!
我们首先参观了由清朝康熙皇帝御笔题写“断桥残雪”的御碑亭和“云水光中”亭——偌大的西湖美极了,犹如一片云水光中,人间乎?天上乎?
“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从宋朝开始逐渐成形,到了康熙皇帝南巡,游湖御封之后,才彻底名闻天下。而他的孙子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都到杭州驻留,并在西湖孤山之山腰和西湖玛瑙坡玛瑙寺中建立了自己的杭州行宫。
甚至他还把“西湖十景”一个个地搬进了圆明园中,并模仿西湖的景致修建了北京的北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可见他对西湖、对杭州真是喜欢之至!
而我们中国的历届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小平同志等,对杭州,对西湖,也都是非常喜欢的。
我们在断桥上面漫步,因为这天不是双休日,所以桥上的人不是很拥挤。

 
我们在此徜徉,遥想着当年白蛇传的故事,想到许仙、白素贞、青蛇当年在此的爱恨情仇,不觉生出许多感慨!
可惜岁月无情,那一切都已经离我们而去,如今西湖山水依旧,迎来的却是时尚的游人们!
站在桥上,一边欣赏壮阔的外湖、小巧的里湖,一边遥望对岸的宝石山和保俶塔。我便向师父、师母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钱氏王朝和西湖有关的故事:
春秋战国的时候,江南地区有吴国和越国,但它们的首都都不在杭州。当时吴国首都是今日的苏州,越国首都是今日的绍兴。
而吴越国是唐朝灭亡以后五代十国时期,地处中国南部的大国,首都就是在杭州(古称余杭、钱塘、武林,宋时称为临安。)这是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第一次正式成为一国之都。(但杭州良渚地区在更早的四五千年前也曾有过一座大都城,只是目前尚未完全探索明白。)(补记:良渚文化遗址已经于2019年夏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被称为“中华第一城”,实为杭州之荣耀。)
吴越国先后有五位钱王,都是仁德爱民的良君。
其开国君王钱镠是今杭州富阳人氏,少年精武,善为统帅,后因德高望重,开创了吴越国。
关于他的宅心仁厚,有这样一个传说:
吴越国建国之初,需要在杭州建一座王宫。便有谋士向钱王献策道:
西湖是天下难得的风水宝地,如果能够填湖,在西湖上修建吴越王宫,吴越王朝将可以保有一千年的江山!
可是吴越王钱镠并没有同意这个方案,他说:
一千年的江山,对于我们钱家来说,固然是有利,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谁能保证这一千年几十位钱姓帝王都有良好的人品,如果这里面出几个昏君、暴君,杭州人民岂不是要受苦!罢了!罢了!
于是最后选定在今天的杭州凤凰山一带修建了吴越王宫。
后来钱家王朝一百年,出了五位钱王,造福了一方的百姓。最后一位钱王就是钱俶。当宋朝建立以后,为了让本国人民不受刀兵之苦,他没有和大宋征战,而是主动归顺大宋,带着厚礼北上觐见宋太祖赵匡胤。
杭州人民心系他的安危,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为了给他祈福,就在这断桥边宝石山的顶上,修建了保俶塔——保佑国王钱俶之塔!这是何等感人的民心啊!
最后,因为钱家的仁德,吴越国顺利地归入了大宋,钱俶王最终也平安归来,在杭州安享晚年。
四大皆空,因果不爽!谁曾想到,一百多年后,大宋竟然退守江南,竟然又回过来定都临安(今杭州)!真是让人惊叹!(当年相赠,今返定都)
而且钱家后人也大多仁德善心、英才辈出,仅在近代,就有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富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值得我们赞叹随喜!
所以我们不得不赞叹“三世因果,善有善报”的道理!
再说到西湖,古代还有“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夜湖不如雪湖”的说法,可见冬日西湖“断桥残雪”的景致,是多么地美丽、迷人!
而杭州还有“长桥不长、断桥不断”的古语,就是说梁祝十八相送的长桥(在西湖东南侧)其实并不长,而白娘子、许仙的断桥,其实并不断,只是在下雪天,桥面上的雪先融化,远远望过去,堤白、亭白,唯有无雪的断桥桥面,犹如断了一般,如此而已!
因为时间不够,我们无法沿着白堤走去孤山,只在堤上走了一小段,让师父、师母体验了一下白堤的感受,便折返“云水光中”亭边的西湖北岸,坐车去往灵隐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