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之中,有许多东西、许多思想,曾经滋润了全世界。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个人,她生活于印度,老死于印度,在印度大地上,致力于全人类的幸福工程,她就是伟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天主教的圣女、“印度之花”——德蕾莎修女。
我从小喜欢学习雷锋,是雷锋精神感召我,为国为民,一路前行。而三十年前,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参考消息》报纸,知道了一些关于德蕾莎修女的故事,当时就让我感动不已——没有想到:在外国、在印度也能有这样伟大的雷锋式的人物!
2005年的初冬,当我在武汉水果湖边的一家小书店里,又遇到了德蕾莎修女的箴言小书——《怀大爱心 做小事情》。迅速读完以后,修女心中的大爱感召了我,让我拿起了笔,写出了第一本书《用心去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迄今已经写出了近四十部充满爱与包容的善书。相信在未来,这些书都会陆续出版,来利益中国、美国、印度,利益全世界。
为了表达对于雷锋,对于印度,对于德蕾莎修女的感谢,我于2011年,饱含深情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印度雷锋德蕾莎:大爱的使者》。
德蕾莎修女曾经讲过:“我们所作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
“有另一种贫困——心灵上的贫乏,即那种孤寂及被人弃绝的情况。在今天世界中,肺结核或麻疯不是可怕的疾病,心灵上的贫乏才是最严重的病症。”
她感动了全世界无数人的、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乞丐”,于1910年出生于斯科普里(现马其顿共和国首都)的一个阿尔巴尼亚裔家庭。
18岁时,她离开家乡,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接受仁爱训练。三学期后,她前往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学习,后来在圣玛莉罗雷托中学担任校长一职。
1946年,德蕾莎修女乘火车前往印度东北部山区大吉岭。沿途那些贫瘠的村庄,那些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穷人使她震惊。她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对她呼喊:“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吧!” 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加尔各答满街都是无助的麻风患者、乞丐、流浪孩童。她决心从此去帮助社会上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
两年后,她在印度的美国医疗传教修女会进行了三个月的快速医疗训练后,只身进入贫民区。从那以后,在当时被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的大街小巷,只要有穷人的身影,人们就会看到穿着廉价白色纱丽的德蕾莎修女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在破烂的贫民窟里,她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她于1950年创办了自己的慈善机构,并为它制订了规章:凡成员都要立下贫穷、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也必须是穷人。”1952年,她建起了一家“垂死贫民收容所”。1964年,她的机构开始在加尔各答收治麻风病人。
随后的几十年里,她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青年中心和孤儿院。她的事业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就像当年诺贝尔奖的公报所说的:“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1979年10月17日,在瑞典奥斯陆大学礼堂,她接受了诺贝尔和平奖。她对现场的记者说:“贪婪——对权力的贪婪,对金钱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这是当今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
她还说:“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对爱心的渴求。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的人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
获奖后,德蕾莎修女卖掉了奖章,连同 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在她的要求下,诺贝尔奖有史以来第一次取消传统的庆祝宴会,并将6000美元的晚宴预算移交给她,并入奖金之中,全部用于救济穷人。
1982年11月,正当黎巴嫩战火纷飞之际,德蕾莎修女抵达贝鲁特,协助被击毁的依拉斯美亚医院救出了37名弱智及伤残儿童。1985年,她带领28名修女前往受灾的埃塞俄比亚,夜以继日地帮助医务人员料理病人。1985年下半年,艾滋病像野火一样在欧美蔓延,人们陷入恐怖之中。德蕾莎修女毅然前往纽约,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协助医务人员护理病人。
——节选自陈泽民(南杰)著:《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
推荐阅读